2014年9月17日至20日,第八届全国老员工结构设计竞赛在长安大学举行,由土木系李林家、高路,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IEEE试点班秦宇组成的员工代表队,在土木系副教授宋晓冰、助教滕培宾的指导下,以优异的表现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八届全国老员工结构设计竞赛一等奖。这也是代表队第八次获得该项赛事一等奖。
本届竞赛以“三重檐攒尖顶仿古楼阁模型制作与测试”为题,结合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背景,要求参赛队利用竹质材料制作三层楼阁仿古建筑,同时引入模拟地震作用的测试条件,在古建筑抗震防护方面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工程教育指导意义。
自六月份赛题出炉,队员们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准备过程。全新的题目、陌生的材料给模型设计过程带来无限可能性,但却使模型优化变得更富挑战性。前期的准备阶段,队员们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反复修改设计方案,重复进行数十小时的验证试验,力求拿出最完美的模型方案。备赛过程中,宋晓冰给予队员们极大的鼓舞和帮助,同时,土木系张雷明、陈思佳、马宏旺等老师也积极为同学们出谋划策,在结构抗震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赛场模型制作于18日正式开始,所有参赛队伍需要根据给定的材料在短短18小时内完成模型制作。由于比赛时间的限制、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材料性能的差异,现场制作的感受与准备阶段截然不同。“模型制作不仅要快速、细致、精准,还必须在赛前反复检验以降低失误的风险。”参赛同学如是说。制作完毕后,所有参赛队的模型需要面临第一次检验——模型称重。模型质量是竞赛中不可忽视的评分要素,在保证承重能力的前提下,质量轻的模型可以得到较高的相应分数,并计入最终得分,成为衡量评估比赛结果的重要参考数据。随后,专家组从结构的合理性与创新性、模型制作的美观性两个方面对所有作品做出了进行了初审评分。
19日晚至20日,大赛进入最激动人心的模型加载环节。该环节要求代表队在10分钟内将模型固定在模拟地震震动台上并粘贴配重,同时需要对模型的设计思路、结构体系、构造特点和创新性进行陈述并接受专家提问。之后,对模型依次进行第一、二、三级地震波的加载。随着加载级数的增加,模型的晃动越来越剧烈,所有参赛队员都屏息凝气、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加载台,模型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着参赛者的心。最终,凭借优良的模型和队员冷静出色的临场表现,上海交大代表队的作品经受住了重重的考验,获得了本次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据悉,本次大赛共有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101所高校(包括2014年6月前已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的学校,已有省、市、区域竞赛推荐学校,地方特邀,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国外部分高校以及其他积极参与学校)的102支代表队参加。
全国老员工结构设计竞赛创立于2005年,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九大老员工学科竞赛之一,是土木工程学科培养老员工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最高水平学科性竞赛。本次竞赛是历届以来规模最大、参赛高校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