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由牵头完成项目“深水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预报及抑制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船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王嘉松领奖接受表彰。
第一完成人简介
王嘉松,工程力学系教授。《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海洋平台》编委。主要从事高分辨率计算方法及应用、涡激振动及其抑制、风洞实验、大气环境动力学、石油钻井流体力学等方向的研究。主持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海石油研究总院委托等课题10多项,作为研究骨干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获得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获奖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深水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预报及抑制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完成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国际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
完成人员:王嘉松、付世晓、周建良、许亮斌、刘正礼、薛鸿祥、蒋凯、盛磊祥、罗俊丰、田中旭、李朝玮、任浩杰、郑瀚旭、朱海峰、张萌萌
深水油气占全球油气资源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近70%,开发深水油气资源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海洋强国战略。深水钻井隔水管是连接钻井平台和海底井口的“咽喉”,普遍存在涡激振动(VIV)现象,严重影响钻井作业和结构安全。VIV流固耦合机理极其复杂,数值和实验准确模拟难度极大,难以满足工程需求。该项目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14个项目的资助下,团队与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经过十多年联合攻关,取得了多项重要技术突破:
1.原创提出了单元速度向量转化方法,研发了高精度预报方法和求解器,显著提高计算精度和效率。
2.国际上率先开发了以双向耦合和斯特劳哈数自适应流体力数据库为基础的快速预报软件。
3.国际上首次开发了同时模拟平台运动和背景洋流联合作用的实验技术和装置;首次提出了水动力载荷分布的逆向识别理论。
4.突破了基于应力和振动信号信息融合的涡激振动监测、实时无线传输等多项关键技术,开发了国内首套适用于3000米水深的隔水管激振动监测装置。
该项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学术论文84篇(SCI/EI论文61篇,他引595次)。成果在南海和西非等全球41口深水井中得到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水油气田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